厥词解释
解释华丽的辞藻。
“厥”的基本含义为气闭,昏倒,如:昏厥;引申含义为其他的,那个的,如:厥父。在现代汉语使用中,“厥”的用法也作动词磕头;触碰,如:厥角(叩头)。
词的基本含义为言词,如:词,意内而言外也——《说文》;词的引申含义为语言里最小的可以独立运用的单位,如:词汇、词典。现代汉语中,词多用作名词,如:动词、形容词。
厥词是指散布一些不符实际,无中生有的怪谬论。
大放厥词,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dà fàng jué cí,出自唐·韩愈《祭柳子厚文》:“玉佩琼琚,大放厥词。”解释:原指显示文采,铺陈辞藻:玉佩琼琚,大放厥词。今多用作贬义,指大发谬论。厥:其,他的;词:文辞,言辞。原指铺张词藻或畅所欲言。现用来指大发议论。在句中一般作主语、谓语;含贬义。
解释:厥:其他的;词:文辞,言辞,或作“辞”。原指铺张词藻或畅所欲言。现用来指大发议论(今多含贬义),即脱离实际地吹牛皮。
示 例:也许他认定我年轻无知,才毫无顾虑地在我面前大放厥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