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

基金会原始基金怎么用(非公募基金会的原始基金不低于)


林生斌没成立潼臻一生公益基金,真是因为难度大吗
文/周筱赟律师
昨天,我发布文章和视频,从法律角度,对林生斌的“潼臻一生”公益基金提出三个疑问:
1.潼臻一生公益基金真的存在吗?
2.林生斌获得的赔偿金已经转入潼臻一生基金吗?
3.林生斌反悔了吗?
我当时就强烈怀疑这个公益基金根本就不存在。我说过,我不关注别人的家务事,林生斌事件中,公益基金才是涉及公共利益的要害点。
果然,我的判断随后就得到了证实。林生斌方面承认,“潼臻一生”公益基金会并没有成立,赔偿款也没有捐给基金会。
他们给出的理由是,“公益基金会的设立审批客观上具有相当大的难度”。这个理由我没法认同。相当大的难度,到底是多大的难度?难度到底出在哪个地方?
林生斌在2017年7月书面宣布筹建基金会时,就表示采取私募的形式。私募公益基金会,也就是非公募基金会。根据《基金会管理条例》第8条,设立基金会有原始基金要求,对非公募基金会的原始基金要求是不低于200万元。
也就是说,200万元是法律规定的成立基金会的准入门槛。
林生斌当时非常情真意切的说要成立“潼臻一生”公益基金会,以纪念因保姆纵火案去世的妻子和子女。我当时都相信了。如果难度是出在资金上,他拿不出200万,他完全有另外一个选项:成立公益专项基金。就没有任何资金上的法律要求。
公益基金和公益基金会是两个不同的法律概念,公益基金会必须经过政府审批,是独立法人,而公益基金,又叫专项基金,它不是独立法人,是挂靠在基金会下的项目。
所以专项基金就是基金会的项目,不需要政府审批。只要基金会同意,成立专项基金就没有任何门槛。等于是一家公司成立一个项目部,不需要去工商局审批,是一个道理。理论上,甚至一块钱也可以成立专项基金。
所以我不明白“潼臻一生”成立专项基金的难度到底在哪里呢?
当然,并没有人逼着林生斌捐出赔偿款,这是他自己主动说的。
在2017年,林生斌一方面对记者说把全部赔偿款用于“潼臻一生”公益基金,但另外一方面,他早就埋下了伏笔,在2017年的书面公告里,他说“筹建该公益基金和火灾善后处理没有关联”。意思就是获得的赔偿金和公益基金无关。
这就叫“开空头支票”、“吹牛不上税”。这是在透支社会信任啊!以后人与人之间还能有信任吗?公众对公益还能有信任吗?
周筱赟律师写于2021年7月9日晚

1、家族基金会是什么样的存在?

家族基金会作为善财传承的重要工具之一,从数量规模上看,其发展在本土仍然处于起步阶段,据国际公益学院家族传承中心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底,具有家族性质的基金会近350家,占我国基金会总数比例约5%,中国财富人群行善的通道还需要进一步拓宽和加强。

在代际传承之际,家族基金会不仅是一种财富传承的工具,还可成为创富者从企业退休后开启人生第二事业的平台。

据2018年2月发布的《2018胡润全球富豪榜》显示,共计来自68个国家,2157 家企业的2694位十亿美元富豪上榜,达历史最高;大中华地区以819位第三年领先于571位的美国,是全球十亿美元富豪最多的国家,这也标志着中国成为财富人群的“主产区”。据中国公益研究院、国际公益学院联合发布的《2017中国捐赠百杰榜》,越来越多的中国财富人士愿意参与慈善,肩负财富的责任,比如2017年美的创始人何享健家族宣布捐赠60亿元开展永续慈善,让慈善成为家族文化传承的方式。相信中国的慈善发展,会以更快的速度、更多的创新性模式,让私人财富得以推动社会进步。

家族慈善催生了专业化的家族基金会运营管理模式诞生。推动社会改良,靠慈善家自身的力量是不够的,通过聚合多方力量,从人类共同利益出发,以更优的方法,让捐赠资金能更好地服务于科学、教育和公共健康领域。洛克菲勒、卡内基都在行善10余年后纷纷设立了目标远大的永久性基金会,雇佣更专业的人为其工作,采用更科学的管治方式,开展更富有远见的慈善项目,以此提升慈善效率,并作为家族传承的工具之一。根据美国基金会中心网数据分析,目前在美国的各类基金会有8万余家,其中私人基金会占比超过 90%,而在私人基金会中,家族基金会超过一半。

首先,作为家族基金会,其发起人或者基金会原始基金的提供者通常为一个或若干个人或家族企业。

而且,出资人或出资企业股东之间通常具有血缘、婚姻或同一姓氏关系。毫无疑问,这样的亲属关系,才符合中国传统意义上的“家族”的定义。

事实上,就中国目前的现实而言,所谓的家族基金会,其发起人,核心理事,或者实际控制人之间常常局限在父母子女、兄弟姐妹之间。毫无疑问,这种法律上的近亲属所组建的社会单元,只能称之为家庭。换而言之,绝大多数自诩为家族基金会的组织,其实仅仅是一家“家庭基金会”而已。而这样的“家庭基金会”要发展进化为中国传统意义上“家族基金会”,恐怕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其次,在基金会成立后,其主要决策者、管理者、参与者通常为家族成员。

至于聘用个别家族外的人员从事一些具体的执行工作,或者个别非家族成员担任顾问,甚至理事等,通常都不会影响到该基金会的家族特质。但是,无论如何,基金会的决策者、管理者中的家族外成员应该限定在一定的比例之内。

从这一点来说,欧美许多知名的公益基金会,开始时的主要决策者、参与者通常为家族成员。但是,随着该基金会的发展,逐渐获得社会的普遍认可和信任后,许多家族外的企业和个人不仅愿意将资金或财产通过该基金会会投入到公益事业之中,同时也乐意参与基金会的事务。随着基金会规模的扩大,许多家族外的成员不断加入,甚至当选成为理事、常务理事等重要角色,参与到基金会的决策和管理当中之后,部分家族基金会就逐渐失去其家族特性。这个时候,这个所谓的家族基金会也就真正的“徒有其名”了。比如著名的卡耐基基金会、洛克菲勒基金会也都概莫如此。

再次,在家族基金会成立后,资金或财产的捐赠者通常为家族内部成员。

当然,对于美国私人基金会,个别家族外的成员基于对基金会的认可,将企业或个人财产捐赠给基金会,也同样不会影响该基金会的家族特质。

就此,对于少数社会声誉良好的美国私人基金会而言,即便其主要获赠资金或财产均来自家族外部,但只要基金会的决策者和管理者成员全部或大多为家族成员的话,那么,受赠资金和财产的来源占比往往是其社会公信力的体现,而不是判断一家基金会是否为家族基金会的指标。

最后,也是最为关键一点,判断一个基金会是否为真正意义上的家族基金会,而不是美国式的徒有其名的家族基金会,则主要看其设立的宗旨或受益人的范围。

真正意义上的家族基金会,必定以实现家族传承为宗旨,其日常的慈善主要局限于家族内部,比如为其家族成员提供捐助、助学助教、扶助鳏寡孤独,以及从事其它家族活动,诸如组织祭祀、修建祠堂公募、修缮族谱等。

家族基金高,又称私人基金,是富人家族保护与传承个人财富的一种重要理财方式。有别于家族信托,家族基金是独立的非盈利组织,是由专人管理的法人机构。

富人几乎可以将任何形式的财产放入基金会名下,由专人打理。财产的投资收益将主要用于基金会的运营和慈善活动。在这种形式下运作,财富收益只需交很低的税,在有些国家甚至可以免税。

2、请问新发基金是不是**的,只要初始净值1.0涨就赚?

对于这个问题我非常肯定的说不是**的。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基金的本质是从广义上说,是指为了某种目的而设立的具有一定数量的资金。狭义上是指特定目的和用途的资金。我们现在提到的基金主要是指证券投资基金。目前我们接触比较多的根据投资对象的不同,可分为股票基金、债券基金、货币市场基金、期货基金等。

基金根据其成立时的规模,同比例设定份额,比如基金规模1亿,那么就是发行1亿份,每份净值1元。基金公司会按照设定的规则收取相应的管理费用,这个还要看每个基金的具体情况。

通俗一点来说基金其实就是由专业的机构代替你买卖股票、债权、货币等来获得收益。当一个周期后,基金操作后如果获取了收益,那么基金净值就是1+,如果买卖亏损了就是1-。

所以说,基金不是**的,看操作的机构做的成绩好坏,决定了你的收益情况,对比个人而言他可能比你更专业一点。你如果想回避亏损风险,选择好的的基金经理管理的基金就非常重要。

不是**。那是一般上的错误感觉。

一般情况下,老基金有过往业绩做参考,投资者可以通过基金的历史表现,选择适合自己的基金,更容易挑选些。从选时方面来说,在股市持续上涨阶段,新基金的表现往往不如老基金。新基金从发行到建仓需要几个月,将错过部分涨幅,仓位较高的老基金能吃到更多的涨幅。而在市场下跌过程中,由于新基金的仓位一般较老基金低,跌幅也会较老基金小。

大部分新发基金,基金经理为了保持净值大于1的业绩,可能会用老基金里面的剩余资金去购买新基金的标的,而使得新基金在初期表现较好,但不一定持久。只能说在概率上,新发基金略好一些。但**是不存在的,新基金跌破净值的也有很多,关注度多少的问题。

买的基金多了,起初都会有种假象以为**不赔,其实这种事大概率如此,发行新基金基本上都是冲着热门基金去的,外加有一段封闭式建仓期,这段时间会投资各种货币工具,如果债券行情不错,确实新基发行会有短暂的盈利。买的多了你就会发现,也有踩雷的时候,比如市场走跌,基本上新基也会看着走跌,不过大家看到涨,很大部分原因是因为存在去旧炒新的场面,基金公司发现不温不火了,就开始建立新的基金,通过各种宣传,把客户吸引过来,一些小盘的窄基基本上就是这么干的。如果真要说亏损的,比如最近发行的旅游etf就是亏损的,还有前阵子富国高质量混合发行都快半年也是亏损,并不是说一定亏损,基金这东西本来就长期投资,如果持有的时间比较久点还是会盈利的,否则基金公司也难做,早些年申购和赎回手续费都在1%,成本高的很,否则基金公司都可以倒闭了,只是这几年竞争压力大,指数基金频发才把手续费减下来了。所以,不信什么**不赔的,知道自己的投资目的,以及基金的基本投资方向,投资风格很重要,玩基金就是玩大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