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启技术股票行情股吧(光启技术股吧讨论社区)
作者:招财部落
冯柳砸下8亿买光启技术,PPT公司吹的牛逼要兑现了?
1、冯柳近3亿加仓光启技术
盘后的大宗交易记录显示,冯柳管理的高毅邻山1号基金御用营业部再次砸下近3亿买入1600万股光启技术。有14.12的折扣,成本18.30元/股。
算上7月份接的1500万股、8月份的2318.56万股,总共持有5418.17万股,综合成本15.57元/股,持仓市值11.55亿,浮盈37%。
因为7、8、9月份有三笔大宗交易接的是光启技术持股超过5%的二股东鹏欣资源的减持,接受方邻山1号基金有6个月的禁售期。剩下的三笔接的也是当年参与重组的股东减持。
为什么说光启技术是PPT公司?这还得翻开老黄历来捋一捋。
光启技术的老板是刘若鹏,2009年26岁的他从美国杜克大学博士毕业后带领其他两位校友回国创业,落地深圳,并成功研制出“隐形衣”。
“隐形衣”的关键在于形状和材料,形状用来消除大部分的回波,材料用来吸收电磁波而躲过雷达探测。
这项黑科技主要应用在军事领域,以避免船舰、坦克、飞机被雷达的微波探测系统发现行踪。
凭借“隐身衣”技术的突破,刘若鹏以第一作者登上《科学》杂志。
与同是1983年出生的刘自鸿创立的深圳柔宇科技一起被戏称为“披着皇帝新衣的PPT公司”。
被人这么调侃是有原因的,光启技术成立7年多以来,没有任何一项研究成果落地,却在资本市场风生水起。在A股、港股以及澳洲各有一家上市公司,资本市场韭菜割了一茬又一茬。
2012年,刘若鹏老板才29岁。有领导考察光启技术,跟刘老板谈笑风生。(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搜当年的图片)。
2014年底,光启技术与做汽车零部件的龙生股份重组,控股方变成光启团队,正式将超材料的研发生产作为主营业务。(冯柳这次接的大宗交易就是这次参与增发、重组的投资方)
龙生股份/光启技术作为超材料第一股登陆我大A,遇到2015年疯牛行情。创始人顶着80后、海龟、博士、广东省人大代表、国家863计划新材料领域专家组专家的光环,光启技术足足涨了16倍。
当然,那个年代是“生态化反”的年代,走的是“市梦率”风格,“超材料”只见打雷,不见下雨,股价自然是回到了重组前附近。
直到2020年上半年,超材料业务的营收才第一次超过原来的汽车零部件业务。
按中报披露,上半年营收2.26亿元,同比增长13.72%;净利润7063万元,同比增长40.1%。超材料营收1.39亿,同比增长126%,营业收入的比例从30.93%大幅增长到61.46%。
今年7月份因为国际关系紧张,军工股迎来了一波大行情,光启技术股价从7块涨到33块,足足翻了四倍。
除了军工概念之外,光启技术接连不断发布的公告也助推了股价的飙涨。
7月14日,发布半年报预告,称利润同比增幅30%~50%;
7月17日,银星基地完成扩建,产能满足了订单需求;顺德项目一期完成,产能达40000公斤,满足3~5年交付需求;
7月21日,拿下成都某重要客户外包项目(军事项目不能明说);
7月27日,投资者交流会,总经理表示“今年拿下10亿订单板上钉钉的事!”
军工概念叠加利好消息,光启技术成了游资的最爱,不停打板,涨涨涨。
7月29日,光启收到交易所的关注函,针对股价暴涨下的产能、订单和股东减持做出询问。
光启技术的回函中表示,公司的销售是“以销定产”,满产状态意味着新扩建的产能都是有客户订单支撑的,按照这扩产的增速,2020年营收要大大大大好于2019年。
基于利好预期之下,股价继续暴涨。
冯柳的第一笔买入是在7月17号的1500万股,被游资抬了一波轿子,爽歪歪!
8月10日股价见顶回调,冯柳在8月底、9月底又分别冲进去抢筹了。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跟我一样,拍大腿埋怨发现这只大牛股太晚了。于是,我找来近几年财报仔细看了一遍,疑点重重。
1)定增募资过多,大量资金闲置导致买理财去了。2017~2019年,买理财分别金额分别为26.5亿、58亿、26.5亿,而投入用作购建经营性资产的分别只有0.74亿、1.42亿、3.32亿。
定增时募资用途可是写明要搞超材料研发和产业化的嘛!你咋能搞清楚到底是不是有那么多订单?
2)因为是超材料高新技术企业,2017~2019年获得政府补贴分别是0.32亿、0.84亿、1.07亿共计2.23亿元,竟然高过了其超材料主营业务在2017~2019年的净利润。
因此,相信你和我一样,粗略看下来你会有一种“too good to be true”的感觉。
这就是作为小散的局限性了,没法做到详细追踪和调研。
好在,冯柳砸下8个多亿,而且还有半年的锁定期。相信高毅资产的研究团队看的比我全面和专业,我们抄作业有点心安理得了。
至于光启技术能不能买,冯柳相信光启吹的牛逼是真的(起码至少在6个月的禁售期之内是真的),朋友们想炒作业的话得留意你的成本比冯柳贵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