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个税起征点_上海个税起征点税率表
上海个税起征点从3500元提高到5000元,上海人均可支配收入从3.2万元提高到6万元。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上海人的工资水平将大幅提高,生活质量也将提高。而且,这还是一个非常好的消息,因为这将有利于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在过去的几年里,我国的房价一直在上涨,许多人人都感到不满意。现在,随着国家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房价逐渐趋于稳定,这意味着未来房价不会出现大幅上涨。
一:上海个税起征点 2023
全国都是一样,工资过2000后开始计算。你的个人所得税计算为 2423-2000=423 423是应纳税所得额 按照个人所得税9级税率 423*5%=21.15元。 去网上搜下个人所得税9级税率表就明白了。
全国都是一样,工资过2000后开始计算。你的个人所得税计算为 2423-2000=423 423是应纳税所得额 按照个人所得税9级税率 423*5%=21.15元。 去网上搜下个人所得税9级税率表就明白了。
不过将来个人所得税会调整的,即2000变3000,也就是说你工资不到3000就不用交个税的
二:上海个税起征点税率表
个人所得税:全国是统一的,工资薪金收入3500元为起征点;
工资个税的计算公式为:如果月工资收入32000元,没有社保扣款:
1.应纳个人所得税额=(工资薪金所得 -“五险一金”-扣除数)×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32000-3500)*25%-1005=6120元;
2.目前没有听说按11%缴个人所得税一说:
你公司老板的意思是你应交个税= 32000*11%=3520元;
3.2011年 9月1日起:个人所得税调整后的7级超额累进税率:扣除数为3500元。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 税率 速算扣除数(元)
全月应纳税额不超过1500元 3% 0
全月应纳税额超过1500元至4500元 10% 105
全月应纳税额超过4500元至9000元 20% 555
全月应纳税额超过9000元至35000元 25% 1005
全月应纳税额超过35000元至55000元 30% 2755
全月应纳税额超过55000元至80000元35% 5505
全月应纳税额超过80000元 45% 13505
三:上海个税起征点是多少
5000元。2022年上海工资的扣税标准含闭沿用2018年颁布实施的新个税法,个税起征点从原先的3500元提高到5000元。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应纳税所得额=扣除三险一金后月收入-扣除标准2022年上海工资的扣税标准沿用2018年颁布实施的新个税法,个税起征点从原先的3500元提高到5000元。扣税率在不同工资收入阶段有不同的扣税标准;且缴税是在扣除三险一金以及起征点后部分计算出的税。一、个人所得税征收条件:1、以家庭为单位出售非唯一住房需缴纳个人房 *** 所得税。2、如果是家庭唯一住宅但是购买时间不足5年则需要以纳税保证金形式先缴纳,若在一年以内谈棚裂能够重新购买房产并取得产权则可以全部或部分退还纳税保证金,具体退还额度按照两套房产交易价格较低的2%退还。3、如果所售房产是非住宅类房产则不管什么情况都要缴纳个人所得税。而且地税局在征税过程中对于营业税缴纳差额的情况,个人所得税也必须征收差额和拦的20%。
四:上海个税起征点多少?2023
01
个税起征点提到10000?
2月27日,全国人大代表、格力电器董事长兼总裁董明珠在媒体采访会上表示,今年两会她将再度建议提高个税起征点到1万元人民币,让工薪阶层得到实惠,敢于消费。
此话题一出,立刻引发热议。
有人认为,这是为大家谋福利,可以促进消费。
也有人表示,应依据各地区生活水平,区分不同区域的实际消费水平来设计免征额和扣除标准,“不要搞全国一个标准。”
还有反对者称,单纯过高提高起征点,会使缴纳个税的人口数量明显减少,个税将成为少数人税。
福 卡 智 库
02
到底公不公平?
2022年,原国税总局原副局长许善达先生在接受采访时,主持人曾问他:中国14亿人口当中,真正交个人所得税的人口是多少?许善达的回答是:1亿多。
也就是说目前实际缴纳个税的人是1亿多。
这些人大多在哪里?
数据显示,2022年,除去首都,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的7个省份均为沿海地区。其中,上海和北京的人均可支配收入逼近8万元,浙江首次迈上6万元新台阶,江苏、天津、广东则正逼近5万元梯队。
更具体一点,这些人大多在一二线城市。而一二线城市的生活成本也较高,单房价一项,就让人望而却步。简单提高个税起征点,对这些人征税,显然不那么公平。
从国家的角度讲,目前个税收入已经很低了。2022年全国个税收入是14923亿元,全国税收收入为16.66万亿元,个税收入占总税收入的8.58%。因此,国家似乎很难再降。
另一方面,我国工薪阶层承担个税过重。
数据显示,我国月收入38,500元以上高收入人群贡献的个税只有17%,相比之下,美国是70.6%,英国59.8%,韩国78.5%。
也就是说,我们需要的是要全面改革,而不仅仅是提高个税起征点。
福 卡 智 库
03
改革方案
其一,个调税调整。
基于内外部因素的综合考量,未来中国将有必要建立指数化的免征额动态调整机制,甚至从以个人为主体核算的个税,调整为以家庭为核算范围的综合税,累进个人所得税也最多变成四级,与企业税相匹配。这样既可以合理减轻个人负担,也可以为国家人才战略提供保障。
其二,个税将重心放在富人税、财产税上,用于平衡收入分配关系,即富人多交税,中产少交税,贫困者不交税。
在现实中,税收仍聚焦于增量财富,财富存量征税不足:目前综合所得也仅限于劳动所得,而像高收入群体收入占比较大的利息股息红利、遗产税等资本性、财产性所得,并不包括在内;相较劳动所得最高适用45%的边际税率,目前财产性所得和资本所得均采用20%的比例税率。如房地产税、遗产税的陆续到来都将产生定向加税的效果。同时,还将对顶尖高科技人才降低个人所得税最高名义税率,激励人才创造更多的价值和财富。
其三,加快从间接税为主向直接税为主的转型。
2020年,在当年全部税收收入中,直接税和间接税的比重分别为32.94%和44.60%。到了2021年,直接税的比重也不过为36%。显然,中国当前税制体系仍以间接税为主体,可间接税的主要征税对象是企业和商品,其易于转嫁的特点往往导致税负大部分会转嫁给消费者,反过来扭曲家庭和企业行为,致使税收的经济调节功能大打折扣。
税改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接地气尤为重要。与此同时,中国税改直接关系到内需动力,目前税改的空间依旧很大,未来也将释放更多的动能。01
个税起征点提到10000?
2月27日,全国人大代表、格力电器董事长兼总裁董明珠在媒体采访会上表示,今年两会她将再度建议提高个税起征点到1万元人民币,让工薪阶层得到实惠,敢于消费。
此话题一出,立刻引发热议。
有人认为,这是为大家谋福利,可以促进消费。
也有人表示,应依据各地区生活水平,区分不同区域的实际消费水平来设计免征额和扣除标准,“不要搞全国一个标准。”
还有反对者称,单纯过高提高起征点,会使缴纳个税的人口数量明显减少,个税将成为少数人税。
福 卡 智 库
02
到底公不公平?
2022年,原国税总局原副局长许善达先生在接受采访时,主持人曾问他:中国14亿人口当中,真正交个人所得税的人口是多少?许善达的回答是:1亿多。
也就是说目前实际缴纳个税的人是1亿多。
这些人大多在哪里?
数据显示,2022年,除去首都,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的7个省份均为沿海地区。其中,上海和北京的人均可支配收入逼近8万元,浙江首次迈上6万元新台阶,江苏、天津、广东则正逼近5万元梯队。
更具体一点,这些人大多在一二线城市。而一二线城市的生活成本也较高,单房价一项,就让人望而却步。简单提高个税起征点,对这些人征税,显然不那么公平。
从国家的角度讲,目前个税收入已经很低了。2022年全国个税收入是14923亿元,全国税收收入为16.66万亿元,个税收入占总税收入的8.58%。因此,国家似乎很难再降。
另一方面,我国工薪阶层承担个税过重。
数据显示,我国月收入38,500元以上高收入人群贡献的个税只有17%,相比之下,美国是70.6%,英国59.8%,韩国78.5%。
也就是说,我们需要的是要全面改革,而不仅仅是提高个税起征点。
福 卡 智 库
03
改革方案
其一,个调税调整。
基于内外部因素的综合考量,未来中国将有必要建立指数化的免征额动态调整机制,甚至从以个人为主体核算的个税,调整为以家庭为核算范围的综合税,累进个人所得税也最多变成四级,与企业税相匹配。这样既可以合理减轻个人负担,也可以为国家人才战略提供保障。
其二,个税将重心放在富人税、财产税上,用于平衡收入分配关系,即富人多交税,中产少交税,贫困者不交税。
在现实中,税收仍聚焦于增量财富,财富存量征税不足:目前综合所得也仅限于劳动所得,而像高收入群体收入占比较大的利息股息红利、遗产税等资本性、财产性所得,并不包括在内;相较劳动所得最高适用45%的边际税率,目前财产性所得和资本所得均采用20%的比例税率。如房地产税、遗产税的陆续到来都将产生定向加税的效果。同时,还将对顶尖高科技人才降低个人所得税最高名义税率,激励人才创造更多的价值和财富。
其三,加快从间接税为主向直接税为主的转型。
2020年,在当年全部税收收入中,直接税和间接税的比重分别为32.94%和44.60%。到了2021年,直接税的比重也不过为36%。显然,中国当前税制体系仍以间接税为主体,可间接税的主要征税对象是企业和商品,其易于转嫁的特点往往导致税负大部分会转嫁给消费者,反过来扭曲家庭和企业行为,致使税收的经济调节功能大打折扣。
税改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接地气尤为重要。与此同时,中国税改直接关系到内需动力,目前税改的空间依旧很大,未来也将释放更多的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