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队转业干部部队转业干部安置办法最新
军转干是指军队转业干部,其成员为退出现役作转业安置的军官和部队文职干部,其身份由军队职务级别(军衔)转为行政级别(国家公务员级别),至于转业后是不是政府机关的领导干部则视具体工作安排而定。
国家军队转业干部安置政策:计划分配和自主择业相结合。
一、转业,首先转的是职业。在部队,职业是军人。到地方,有的是公务员,有的是事业单位或企业的工作人员。自主择业的,叫自由从业者。
二、其次转的是事业。在部队,事业是为国防服务,为部队建设作贡献。到地方,就是参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三、再次,转的是岗位。虽然都是干部,但在部队叫军官,多数还带个长,大多数是在领导岗位、指挥岗位上。在地方,能带长的就不多了,大多数是办事员、科员,是个工作人员岗位。因为职业的变化,事业和岗位也跟着变了。
军队干部转业到地方工作是他们人生的重大转折。如何安置好军队干部,不仅是部队组织、军队干部和其亲属高度关注的重要课题,而且对于巩固国防、稳定军心和维护社会稳定工作起着重要作用。
军队转业干部是党和国家干部队伍的组成部分,是重要的人才资源,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
军队转业干部为国防事业、军队建设作出了牺牲和贡献,应当受到国家和社会的尊重、优待。
国家对军队转业干部实行计划分配和自主择业相结合的方式安置。计划分配的军队转业干部由党委、政府负责安排工作和职务;自主择业的军队转业干部由政府协助就业、发给退役金。
计划安置的军队转业干部由党委、政府负责安排工作和职务,一般情况下士兵转业由地方民政局、劳动局等部门负责安置。副团(不含)以下军官由地方人事局负责安置,副团以上军官由组织部负责安置。
法律依据
《军队转业干部安置暂行办法》
第一条为了做好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工作,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保持社会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军队转业干部,是指退出现役作转业安置的军官和文职干部。
第三条军队转业干部是党和国家干部队伍的组成部分,是重要的人才资源,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军队转业干部为国防事业、军队建设作出了牺牲和贡献,应当受到国家和社会的尊重、优待。
副营职干部转业,职务落实科员,或者是主任科员,享受副科级待遇。
从工作岗位上来说,一般部队来的,地方在征得本人同意的前提下安排政法系统的偏多。
从职务职级上来说,按照国务院下发的相关文件精神,安排科员的较多,安排现职的不是没有但确实很少。
军队干部转业安置,目前实行的是个人联系与组织安排相结合的办法,以个人联系为主、组织协助,个人自愿、个人联系、组织协调是主流,是多数。
扩展资料:
国家对军队转业干部实行计划分配和自主择业相结合的方式安置。计划安置的军队转业干部由党委、政府负责安排工作和职务,一般情况下士兵转业由地方民政局、劳动局等部门负责安置。副团(不含)以下军官由地方人事局负责安置,副团以上军官由组织部负责安置。
担任师级职务的军队转业干部或者担任营级以下职务(含科级以下文职干部和享受相当待遇的专业技术干部,下同)且军龄不满20年的军队转业干部,由党委、政府采取计划分配的方式安置。担任团级职务的军队转业干部或者担任营级职务且军龄满20年的转业干部,可以选择计划分配或者自主择业的方式安置。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转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转业军人
部队转业到地方,一般来说,级别应予以降低,可以是领导职务,也可以是非领导职务。具体如下:
转业至直辖市、副省级市降低一级。
转业至地级市,降低半级。
举个例子:以正团级军官为例,
转业至直辖市、副省级市为正科级。
转业至地级市以下,为副处级。
注:
正师级军官转业至直辖市、副省级市为正处级。其中,转业到副省级市也可以是正处(副局)级
军队干部转业回地方,有的行政上会降半级(工资级别不降),但其行政职级任职时间应从干部原在部队担任的与地方干部相对应职级的时间计算。这说明副处级和副团职是对应的,正处级和正团职是对应的。
国务院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工作小组办公室《关于安排到行政单位的军队转业干部如何计算任行政职级时间的答复》:安排到法院工作的军队转业干部,在评定法官等级时,其行政职级任职时间应从干部原在部队担任的与地方干部相对应职级的时间计算,如:正团职转业干部到地方首次确定为副处级,其任副处级时间应从干部在部队任副团职的时间计算;又晋升正处级,其任正处级时间应从干部任正团职的时间计算。安排到其他行政单位的转业干部也适用于本办法。
不过也有很多正团职军官转业回地方直接安置为正处级调研员的,副团职安置为副处级,行政级别并没降半级。
正团级转业军官
由组织部来安排的。团级以上干部转业,组织上还是重视的,由组织部出面。团级套改到地方就是正处,转业干部如果想去热门的单位,一般是降二级使用,即正科。
如果去冷门,一般是降一级级使用,就是副处。而且转业干部不熟悉地方情况,早就不安排到单位当一把手了。现在的地方,各单位的专业性也强了,面对的情况也更复杂了。
正营级转业军官,是人事局来安排的。一个营长如果转业到公安,什么位置也不会安排的,就是一个普通民警。当然你的工资级别还是正科,拿的是正科的钱,干的是普通民警的事,军队的专业特长与公安毕竟是有区别的。
转业军官的最大好处是
进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不需要参加地方上的考试。同一批转业的,大家还是有竞争的,还是要考试的,但性质不一样,因为这种考试只是同一批转业干部之间的竞争而已。
法律依据:
《军队转业干部安置暂行办法》
第四条军队干部转业到地方工作,是国家和军队的一项重要制度。国家对军队转业干部实行计划分配和自主择业相结合的方式安置。
计划分配的军队转业干部由党委、政府负责安排工作和职务;自主择业的军队转业干部由政府协助就业、发给退役金。
第十六条军队转业干部一般由其原籍或者入伍时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安置,也可以到配偶随军前或者结婚时常住户口所在地安置。
第三十七条军队转业干部的军龄,计算为接收安置单位的连续工龄(工作年限),享受相应的待遇。在军队从事护理、教学工作,转业后仍从事该职业的,其在军队的护龄、教龄应当连续计算,享受接收安置单位同类人员的待遇。
军转干部定级:正师——正厅;副师——副厅;正团——正处;副团——副处;正营——正科;副营——副科连职——科员;排职——办事员。(以上为工资定级的级别,与职务无关)。一般情况下在军队没有担任军政主官职务的军官,转业到地方是不会安排职务的。在担任军队担任军政主官的,转业到地方一般是按照副团级按照相关职务。
副团职军转干部除省直机关消化一部分外,其余交市人事局军转办安置。安置情况类似于正团职,只是任职满四周年的副团干部定正科,不满四年的定职副科。每年市军转办会把各市直机关、各区政府用于安置团职干部的职务公布出来,当年团职转业干部以公务员考试的成绩排名,依次挑选职务。
营、连职军转干部:每年如海关、国税、地税、公安、烟草等直管单位会吸收大约近一半的军转干部。营、连职军转干部考公安是一个较容易的选择。我所在城市每年招考五十名左右,每年都招不满。只要体检合格,在部队里没有处分记录,不是病退的转业军官,笔试成绩基本不在考虑之列。满八年军龄的军转干部授一司,十二年军龄授二司,十八年军龄授三司。上街一看,骑摩托的骑警、指挥交通的交警,一头白发还是警司的,基本都是军转干部。没被直管单位招考的营连职干部,每年市军转办组织一次公开招考,两百多名军转干部中,六、七名的可以选择到公务员职位,余下的都是机关事业和事业、企业编制。
转业流程:
1、部队调查摸底,初步上报转业计划数。
2、上级干部部门确定转业指数后,具体确定转业对象。
3、部队与转业干部谈话,交接工作。(部队整理转业干部档案,移交地方军转部门)
4、离队后在家复习,准备安置地人事局的转业考试。
5、参考人事部门组织的统一考试,公布考核成绩。
6、在确定的时间内选择安置单位。
7、到安置单位报到。
法律依据:
《军队转业干部安置暂行办法》第三条
军队转业干部是党和国家干部队伍的组成部分,是重要的人才资源,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
军队转业干部为国防事业、军队建设作出了牺牲和贡献,应当受到国家和社会的尊重、优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