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扣扣案件的始终最新消息?张扣扣案完整事件
张扣扣被执死刑了,我们该如何反思,又该怎样理解张扣扣案
陕西省汉中市中级人民法院于2019年7月17日上午遵照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签发的死刑执行命令,对张扣扣执行了死刑。
张扣扣的父亲张福如表示:自己不要(骨灰),放在他们那里,他们这是冤案,自己不不服气,并且永远不要把骨灰拿回来,以示抗议。
不管什么案件,都很难做到全民赞同而没有争议。张扣扣这个案件也一样,是不是为母复仇,是不是应该判处死刑,即便张扣扣已经被执行死刑,也没能停止对于裁判的争论。
张扣扣给我们的启示,应该是情理和法治的冲突。当然,这个前提必须建立在张扣扣是为母复仇的基础,否则便是十足的残暴之徒。
当你举起屠刀之时,也必将死于屠刀之下。
20年前举起屠刀的王家人,最后也死于张扣扣的屠刀(复仇之刃)之下。虽然从情理上来说,张扣扣这种“为母报仇”具有朴素的正义感和伦理观,这是典型的以暴制暴,同态复仇的报复形式,也是对现有法律及法治社会的巨大挑战。违法必究,违法必惩,这是法治社会的根本要求,任何借口或理由都不能逃避法律的惩处。
另外,对于20年的旧案,我们不能只管判而不处理其他因此产生的问题,特别是有可能出现冤家错案的时候。我们的司法公开,我们的判后释疑工作,合理的申诉及救济途径及救济方式,对于解决矛盾的重要性。
再是,对于未成年人的心理疏导也是至关重要。年少的张扣扣目睹了自己的母亲因与他人纠纷而丧命,这对于一个未成年的心理冲击和心理伤害,最后需要20年后惨痛命案来结束,这是一个多么惨痛的教训。当然,这期间可能也跟张扣扣自身的经历有关系。以检察院起诉意见书对张扣扣所作的背景调查。
张扣扣自己也供述,在外打工好多次被骗,生活工作也不太顺利。这个社会没有人情味,人与人之间没有信任感。从被骗以后,我不相信任何人,我只相信钱,因为钱是万能的,思想压力非常大,经常晚上睡不着觉”。各种因素参杂一起,最后也是本案发生的因素之一。未成年人的心理疏导,未成年人的价值观念和思想观念的培养及塑造,也是我们应当努力的方向。
张QQ一案暴露出一个问题,当年杀害他母亲的凶手只有17岁,不满18岁,判了七年,赔了9000多,是有法律依据的。法律既然已经判了,两家在行动上虽然没有什么,但心里面是不是真正的服了?很难说。表面上没什么,心里面多少还是觉得判罚不公。
张QQ当年还小,那他怎么就有了这颗仇恨的种子?是他亲眼所见母亲惨死,并在心里埋下了复仇的种子,只是当时因为年幼力所不能及,所以一直等到案发,还是在他的成长过程中,不断有人灌输母亲死了,凶手只判了七年,七年后出来照样活的自在,母亲却没了,灌输的是不对等、不公平,所以张QQ不惜赴死也要复仇的信念愈发变得坚定。这个可以从张QQ交给他父亲四万块钱养老得到验证。
问题是当法律的判决和人的心理天平失衡时,如果在判决后能持续不断跟上对受害人的心理疏导,可能这样的悲剧可以不发和少发,大家觉得呢?
我认为两家老人都不压事导致杀人恶果。假设张扣扣母亲当年不那么泼妇也不会给自己儿子留下那么大仇恨,再者王家老人也是混,明知自己儿失手将人打死,且法院判八年,3年就出来,自己心里应该明白怎么出来,不好出点钱安尉一下张家道个谦让张家心里找个平衡。不就把事化小吗。所以王家老人该死,且王家老大是政府要员。也是不懂亊,也可能以为自已有权,张家奈何不了王家吧,最后导致张扣扣为母报仇。
虽意料之中,但结果来的这么快,还是让人不胜唏嘘。
这注定是一个死扣。事实上他的行为背后是否存在着珍贵的传统美德、最真的情感,或是世人的同情,都与他违法的行为无关。
武侠里的“快意恩仇”,臆想下就好。
没有谁愿意真的生活在那种环境下。
一个文明发达的国家必然是以法治国。既然享受着丰富的物质生活和安宁,就得接受法制的管理。
他的复仇,其本质就是故意杀人,无论他的行为是孝、是义。判他死刑,这就是法!
我没有经历过他的痛苦,所以我没有资格劝他大度;但既然希望别人施暴后死刑,就不能奢望自己施暴后逃脱死刑。
血亲复仇这事讨论了几千年,并没有人人信服的结论,当道德陷入困境,唯有法才能制止这种无限循环。
我理解这种结果,但让我去谴责他,我无论如何也开不了这个口。
张扣扣走了,但留给我们的思考才刚刚开始——如何才能让这样的悲剧不再上演?
我想,这才是真正应该深思的问题。
1,做人做事要留余地,不可太绝,仇恨的种子一旦种下便会结出凶残的苦果。
2,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无论是私力复仇还是出于什么目的,触犯法律就要接受制裁。
3,公正的判罚可以减少私力复仇。
至于对张扣扣案的理解,我们这些局外人恐怕看到的也只是皮毛,每个人可能都会得出不同的看法。
不说别的,张扣扣的父亲在儿子死后拒绝把骨灰接回来。张父的行为也很难按照正常逻辑来解释。
不过,我们不是当事人,也很难理解张父的真实想法,下面我们通过张父的角度来看看张扣扣案。
按照我们的认识,人死为大,既然张扣扣死了,张父把骨灰接回来入土为安也算是对死去的妻子和儿子一个交代。可是他却选择了不要儿子骨灰,称是因为不服气。
这位此前在本案中很少出现的老人,倒底是有苦衷还是想用这种方式来表达自己的不满呢?在潇湘晨报的采访对话中可以看出,张父称其之所以不要骨灰盒是不服气,表示抗议。
当然,这个想法我们很难理解,作为张扣扣的父亲,如果真的认为孩子冤,那才更应该把骨灰接回来吧,拿骨灰撒气,真的可以表现出骨气来吗?
就像有些网友说的,当年案发时,妻子被人家打死,作为家里顶梁柱的张父也没有显出多么强烈的骨气。二十多年后,张扣扣犯下血案,张父又在哪里呢?
1,张扣扣案发案发当晚张父不见了,后来在采访中他承认是自己跑了。他称不跑不行,怕被报复,只是没敢回来。这样看来,张父也不是多么有骨气的人啊,最起码没有他儿子有骨气。
2,谈起当年妻子被打死一事,张父也是不满,他称当年是对方家的老二打死的老三是顶罪的,而老三被判了七年,最终才坐了三年半牢。对方没有道歉,赔偿也不到位。可以看出张父对于当年的事情也是耿耿于怀,可是他在这二十年间都做了什么呢?我们不得而知,或许是在忍辱负重为了给孩子打工赚钱,或许只是选择了一种逃避现实的生活。
3,对于怕不怕对方报复,张父曾称“我不怕,让他们来,只要他敢进我的院子,我就敢把他杀掉。”可是他却在案发那天躲出去了,可见说话和做事还是有区别的。退一步讲,先不说张父怕不怕,作为一家之主,他真的应该阻止张扣扣,可是他和儿子的联系并没有那么紧密,最终酿成了无法挽回的后果。
1,真的是为了表达不满,不认同这个结果。
2,只是出于某种为自己减少麻烦的目的。
3,迷信不让杀人犯入祖坟。
4,心结打不开,不愿意面对儿子的骨灰。
看了上面的内容,我想每个旁观者心里都会有自己的答案。而至于张父为什么这样做,恐怕只有他自己最清楚了。
尘埃落地,孰是孰非都是虚妄,我们这些旁观者能做的就是安安稳稳地当个遵纪守法的普通人,仅此而已。
张扣扣于昨日被执行了死刑,付出了惨痛的代价,这个案件也算是落下帷幕了,这段长达20多年仇恨纠葛也彻底的斩断了。但是想到这件事,想到张扣扣的行为,还是会让人觉得唏嘘不已。因为双方都付出了生命,都是“受害者”,而这一切的根源却来自于冲动,来自于法律知识的淡薄。
如果22年前,张扣扣一家和王自新一家,能够理智一些,以正确的方式解决这场邻里纠纷,而不是直接采用暴力,或许张扣扣的母亲不会死亡,王自新一家三口也不会惨死在除夕夜这天。因为王自新作为父亲的失职,因为王正军年少妄为和法律意识淡薄,让张扣扣亲眼见到母亲惨死的状况。从此仇恨的种子就在他的心里种下了。现在想想邻居之间因为一点小矛盾就大打出手,最终落得家破人亡,这又是何必呢?
说实话,我相信很多人都是同情张扣扣的,这种同情不是觉得他没有错,而是同情他成了仇恨的牺牲品。因为自古以来“杀母之仇,夺妻之恨”都是常人无法忍受的,所以张扣扣母亲的死亡必然给他造成了巨大的心里阴影和伤害,导致他过了20多年都无法排解,无法忘怀。这20多年里,他心里的压抑和痛苦,我想没有人能真正的感同身受。
但是这种事情已经发生了,王正军也得到了法律的制裁,张扣扣也应该让自己从痛苦中解脱出来,现在因为未来的路还很长,日子还要活下去,不能因为别人的错误,就不放过自己。尤其是在生活不如意的时候,更应该告诉自己要努力,而不是自暴自弃,不是这种不计后果,不顾法律的残忍复仇。因为自己人生会毁掉不说,还会让无辜的人受累,引起巨大的社会负面影响。
当然我觉得这种惨剧可能也源于家里人关心的缺失,所以看到张扣扣父亲指责儿子,还公开表示不要儿子骨灰的行为,我真的觉得张扣扣的悲剧人生,有一部分人是他家人造成的,试想一下所有人都忘却了这段伤痛,只有你还记得,这不是更煎熬吗,所以假如家人能够多关注一下张扣扣的心里状态,让他能够感受到爱,感受到希望,或许一切都会改写吧。
如今张扣扣的案子已经终结了,从这个案子中我们都应该学会宽容和冷静,不要为一些小事就动手,也不要再让这种悲剧重演了。
以前看到过这个案子的介绍,说张扣扣的母亲是个远近闻名的泼妇,那种能够堵着门骂一天的人,村里人没有人敢招惹她,案子里涉及的两家人原本关系算是好的,因为她堵着门骂,导致年轻气盛的王家兄弟下了死手,把人给打死了。王家兄弟当时肯定是恨得想杀人,但未必真的就想杀死她,即便下手重害死了她,事后未必不后悔。量刑较轻一个考虑是未满18岁,一个考虑是张扣扣的母亲名声不好,村里人厌恶她。这些事情大概没有人对张扣扣讲过,毕竟算得上敏感话题。如果讲了这些,或许结果会不同?
张扣扣的行为是相当恶劣的,故意杀人,而且是残杀,社会影响极坏。事情刚爆出来的时候,“为母报仇”成了很多人关注的焦点,王家兄弟被看作村霸、恶棍,对中国人来说这是一种很正常的情绪化反应。孝道,尤其是孝敬母亲,在中国文化里占据着重要地位。在孝道与恕道之间,选择前者的可能性更大。可是,即便心里无法饶恕,也还不至于非要置法律于不顾,公然杀人。张扣扣的动机有几分出于孝道,几分出于泄愤,不好推断,但肯定有将生活的不满归罪于王家兄弟的因素。
我们常说看问题要设身处地换位思考,实际上很多事情根本没办法这样,只要一想到那些可怕的情境,我们就会本能地抗拒。很多时候,事情不发生到自己身上,根本没办法预料自己的反应。人不能情绪化,不能想当然,要对暴力,对任何暴力,都心存警惕。
人们永远忘记了当年的事实是:
张扣扣母亲撒泼耍赖先追着吐人口水,人家忍无可忍发生争持,张母又拿铁锨打人,才被对方(不满17岁)拾起木棒一下失手打倒后不治身亡的,后来法律也给于公正处理!
为什么人们不顾当年事实,替张扣扣这个穷凶极恶滥杀无辜的狂魔鸣冤叫屈,价值观严重扭曲真让人痛心不可思议!都醒醒吧国人们!不然我们这个民族真的没希望了!
1996年8月27日,张扣扣家邻居王自新的三子王正军因邻里纠纷,将其母伤害致死。同年12月5日,法院鉴于王正军犯罪时未满十八周岁、张母在案件起因上有一定过错等情节,以故意伤害罪判处王正军有期徒刑七年,王自新赔偿张家经济损失9639.30元。
张扣扣对其母被王正军伤害致死始终心怀怨恨,加之工作、生活多年不如意,心理逐渐失衡。2018年春节前夕,张扣扣发现王正军回村过年,决定报复杀害王正军及其父兄。最终在2018年2月15日(农历除夕),将王正军、王校军、王自新残忍杀害。
之后,张扣扣使用自制燃烧瓶点燃王校军家用轿车,致车辆后部烧毁。张扣扣逃离现场后,于同月17日7时许到公安机关投案。
张扣扣被判处死刑没有任何问题,他是罪有应得,理应合法惩办,但这个案子的影响力这么大,轰动全国,有很多地方时很值得我们思考的。
1.邻里之间的关系,邻里和睦很重要,俗话说的好,远亲不如近邻。像这个案子里出现的,邻里不睦居然还闹出了人命,从而引发了二十多年后的血案,导致两个家庭都永久地离开了这个世界,这是很不幸的事情。
2.张扣扣一直想报仇的这颗心只是一个种子,加上生活上的一些遭遇,逐渐心理失衡,燃起了杀人的怒火,最后走向罪恶的深渊,这是导火索,所以我们的自我调节能力非常重要,如何在困境中保持理智,冷静地做正确的事,也是我们要思考的。
3.从张扣扣作案到最后结束,他有很多时间都是不理智的,杀完两个,还要去再杀,给人家灭门,后来他已经杀红了眼,没有了理智,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最后他又去认罪伏法,说法后来他冷静下来后又醒悟了。
在那一刻,他没有想过尊重自己和别人的生命,但凡能多想一些这方面的内容,他也不至于最后跑到王家把最后一个人杀掉。
张扣扣作为儿子来说,我们一般是可以理解的,毕竟杀母之仇,从古至今,不共戴天,而且从小失去母爱,对张扣扣也是一种伤害。
但是,家有家规,国有国法,在法制社会的现在,作为一个退伍军人,无视法律,知法犯法,又不容宽恕。如果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只是一句空谈,社会岂不是乱套了?
所以,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要学会取舍与进退,考虑代价值不值,责任能不能担当,再去行动
张扣扣案件的全过程最后结果如何
13岁目睹母亲被杀,22年后的除夕夜,张扣扣手刃仇家一家三口。
张扣扣案在互联网上发酵后,有人认为张扣扣为母报仇情有可原,也有人说他当街杀死三人,情节严重应当处于死刑。
面对这样一件棘手的案件,法院又会给出怎样的结果呢?
张扣扣1983年生人,出生于陕西汉中一个贫困村庄里,在他的上面还有一个姐姐,靠着家里的薄田,一家四口过得勉强还可以。
在张家前面住的的王家,他们家里有三个儿子,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平时里两家也时常走动。
不过随着一件事的到来,彻底打破了这两家持久的宁静,原来村里准备盖一个稻米加工厂,为了能承包这个加工厂,两家人算是起了争执。
后来村委会主动出面,决定让王家和张家轮流承包,期限为两年,两家觉得都不吃亏便同意了下来。
第一年是由王家进行承包,在第三年张家准备接手时,却发现王家出尔反尔,张妈顿时怒火中烧,跑到王家就开始对骂了起来。
在之后的日子里,两家时常爆发一些小矛盾,好在有村长从中调停,这件事总算没有燃起大的战火。
有一天,张妈带着张扣扣姐姐从外面回来,突然在路上遇见了王家二儿子王富军,于是便发生了一些口角争执,一气之下张妈朝王富军吐了口水。
此时王家和张家听到了动静,都已经及时赶了出来,按照人头来算的话,张家显然没有任何好处的,但脾气火爆的张妈依旧没有选择妥协。
在扭打的过程中,张妈捡起了一块铁片,朝王家三儿子王正军狠狠地打了过去。
眼瞅着自家人吃了亏,王富军拿起了木棍给张妈头上来了一棍,结果张妈倒地不起,当晚就因抢救无效去世了。
家里出现这样大的变故,此时张扣扣也才13岁,张妈在被王家二儿子王富军所杀后,王家父子三人统统被警方带走调查。
在了解完事情的经过后,令张家十分诧异的是,杀人的王富军当晚就被释放了出来,原来王家人推出了小儿子王正军顶罪,由于王正军年龄还不满18岁,显然会适当减轻处罚。
而王家如何从眼皮底下换人的,这里我们还要再插入一个人,他就是王家的大儿子王校军。
此人在当地担任党政办主任,王校军利用人脉,硬生生玩了一出狸猫换太子。
事情发生后,警方为了深入调查,在大庭广众下对张扣扣母亲进行了验尸,那时幼小的张扣扣就站在身旁,亲眼看着法医把母亲的头皮割开,并将头骨给取了出来。
由于这一幕十分血腥,一些父老乡亲压根不忍直视,但张扣扣站在一旁眼睛都不眨一下,自从母亲去世后,他好像变了一个人似的,从头到尾没有流过一滴眼泪。
到了庭审当天,由于王校军早已疏通打点好了,法院最终判处了王正军七年有期徒刑,同时需向张家支付9639元人民币。
对于这样的结果,张家非常的不满,杀人的王富军逍遥法外,而顶罪的王正军只判处了七年,最为可恨的是,张家要求的赔偿金是25万元,但最终只落得连一万元都不到。
不过张家也没有选择上诉,因为他们明白是斗不过王家的。
2001年,张扣扣选择参军入伍,他被分派到新疆武警部队,在部队的这几年,他从来没有忘记要替母亲报仇,也许正是这样的执念,让他在军营的训练十分刻苦。
2003年,张扣扣从武警大队退伍,时隔两年再次踏上家乡的故土,他依旧没有忘记要替母亲报仇的事情。
由于一直没有找到机会,张扣扣跟随朋友一起外出务工,然而在这几年的打工生涯中,他两次被骗入传销团伙,看着自己辛辛苦苦赚到钱打了水漂,张扣扣无奈之下回到了老家。
然而相比于张扣扣的落魄,邻居王家的日子过得可谓十分滋润,不仅盖了新房子,三个儿子也都找到了体面的工作。
2018年12月15日,张扣扣决定实施自己的复仇计划,因为他知道,每年到了这一天,王家的三个儿子都会去上坟。
于是张扣扣便手持尖刀跟了上去,等到王家人上坟回来,张扣扣二话没说,拿着尖刀就朝着王正军的脖子划去,王正军当场鲜血直流倒地不起。
看着这样的场景,王校军拔腿就跑,而张扣扣好歹也是武警出身,朝着腹部接连捅了过去,而王家的老二王富军因为去女友家,因此逃过了一劫。
看到真正的杀人凶手不在现场,张扣扣直奔王家,此时王家只剩下王老,没有多余的废话,张扣扣瞬间结果了老爷子的性命。
等他做完这些之后,张扣扣也恢复了应有的冷静,只过了两天,他就向当地公安投案自首了,当警方问他为什么要逃时,他只是觉得想再看一次过年的烟火,毕竟这有可能是他人生的最后一次。
之后张扣扣因故意杀人罪被检方提起公诉,对于张扣扣违法犯罪的行为,检方不认为他这是一种报仇,而是因为生活过得不如意,因此对王家的一次发泄,最终张扣扣被判处了死刑。
而张扣扣的律师则认为,他很有可能患上创伤性应急症,希望能在法律的允许下适当减刑。
不过由于证据不足,法院并没有给予采用,面对这样的结果,张扣扣进行了上诉,但被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给予了驳回。
2018年7月17日,张扣扣被执行死刑,最终这件事算是落下了帷幕。
张扣扣案件的起因及结果
1、张扣扣事件是一起为母报仇事件,该事件造成5人死亡(包括张扣扣和他的母亲汪秀萍)。张扣扣事件是怎样发生的,因邻里纠纷。张扣扣的妈妈被当时17岁的王正军伤害致死,王正军因此被判刑7年。22年后的除夕,为了复仇,时年35岁的张扣扣将杀母仇人王正军及王正军的哥哥王校军和王正军的爸爸王自新杀害。2天后,张扣扣前往公安机关投案。据张扣扣自述,其杀人的真实原因是为母报仇,并非报复社会。该案件经法院审理后,张扣扣已被执行死刑。这也是张扣扣案件的起因及结果、张扣扣事件真实的起因及经过和张扣扣案件的全过程。
2、张扣扣案件源起母亲被人杀死,张扣扣1983年1月6日出生于陕西省汉中市南郑区新集镇王坪村14组,2019年7月17日因故意杀人罪、故意毁损财物罪被执行死刑。张扣扣事件起因于1996年,当年8月27日,张扣扣的妈妈汪秀萍在回家路上和邻居王家发生争执。随后,汪秀萍被王家17岁的三儿子王正军杀死。4个月后,王正军被判处有期徒刑7年,据张扣扣父亲张福如表示,王正军只坐了三年半牢就出来了。
3、张扣扣案件王家说法,王家二儿子王富军曾接受媒体采访解释称,(汪秀萍)走我身边然后朝我吐口水,当时头一次确实没吐上,我就骂了一句,我说疯婆子,然后就过去了嘛。过去,当时我也没回屋,我就还站在那里,然后她返回来又朝我脸上吐口水,我肯定非常愤怒,气愤了,我就扇了她一耳光,然后她就破口大骂。汪秀萍的男人,张福如和他女儿从家里过来,手里拿了一根扁铁,他的女儿把扁铁交给他母亲,然后朝我兄弟头上打了一下,然后左脸上挨了一下。在被打后,三弟王正军也用木棒往汪秀萍的头部打了一下,汪秀萍随后倒在了地上。
4、张扣扣案件张家说法,张扣扣在庭审时说,我记得是(王家的)老二老三一起打的我妈,然后王自新还说往死里打,打死老子顶着,老三用棒子将我妈打死。张扣扣说,“当时我妈被打之后当场晕过去,是在我家门口。我父亲就将我妈抱去王家门口。当时王家有人,我父亲说,‘你打的,你给看(伤)。’我妈在王家门口躺着,王家人能看见,但没管。我妈后来清醒后爬回家”张扣扣不认可其母亲被伤害致死案件的判决,觉得判决“不公平”,誓言要报仇。
5、张扣扣案件复仇全过程,2018年2月15日12时许,张扣扣发现王正军及其兄王校军与亲戚上山祭祖,便戴上帽子、口罩等进行伪装,携带单刃刀、玩具手枪尾随王正军、王校军至汉中市南郑区新集镇原三门村村委会门口守候。待王正军、王校军返回时,张扣扣持刀朝王正军颈部、胸腹部等处割、刺数刀,又朝王校军胸腹部捅刺数刀,之后返回对王正军再次捅刺数刀,致二人死亡。张扣扣随后到王自新家中,持刀朝王自新胸腹部、颈部等处捅刺数刀,致其死亡。张扣扣回家取来菜刀、汽油燃烧瓶,又将王校军的小轿车左后车窗玻璃砍碎,并用汽油燃烧瓶将车点燃,致该车严重受损,毁损价值32142元。张扣扣随即逃离现场。2月17日7时许,张扣扣到公安机关投案。
6、张扣扣案件最终结局,张扣扣临刑前说了五个字,爸爸,没事的。张扣扣被执行死刑当天,张父张福如去见了儿子最后一面。张扣扣说了句“爸爸,没事的”,然后说,“你这22年是怎么过的”。执行了火化后,在火葬场,让张福如把张扣扣的骨灰匣子拿回来,张父说没要,称我不要,放在他们那里,他们这是冤案,我不服气。我永远不要,以表抗议。张福如认为,王家老三杀人只判了七年,坐了三年半就出来了。他大儿子当年就是当地的庙坝乡政府任党政办主任。后来提拔为了庙坝乡副乡长。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三十二条【故意杀人罪】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二百三十三条【过失致人死亡罪】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张扣扣案那个法官
邓学平律师是张扣扣的辩护律师。他所作的辩护词《一叶一沙一世界》也引起了全国范围的关注,有的人为之动容,也有人认为辩护词不专业。新京报评价道:“张扣扣案辩护词之争是一堂法治进阶课。”时隔一年,通过对邓律师的采访,我们再次回顾“张扣扣案”。不是为了讨论案件本身,而是以此案为出发点,追问什么是正义;更无意为张扣扣伸冤,而是希望从法治的视角,反思舆论与司法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