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卡遭盗刷自救攻略
这两天,一篇信用卡被盗刷后的“自救攻略”在网络上热传。一位记者的信用卡通过网上消费形式,在境外被盗刷3笔共计8000美元。卡主第一时间拨通银行信用卡客服热线冻结卡片,但取消交易的要求被银行拒绝。卡主又拨打110报案,却遭遇一番不愉快的周折。最后卡主凭借流利的英语先后与那三家美国网站交涉,取消交易挽回了损失。
事件在网上发酵后被网友议论纷纷。为什么我国持卡人的银行卡被盗刷后,理赔时困难重重,而美国处理盗刷问题却简单得多?在当前银行卡盗刷处理机制尚不健全的情况下,有没有一种简便的办法挽回卡主损失?
盗刷后责任难认定
在我国,由于相关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持卡人在遭遇盗刷后,如何界定储户和银行的责任,始终是个法律难题。例如,广东一持卡人银行卡被盗刷214万余元,其中200万元为客户从银行办理的贷款。经法院审理后确认,该持卡人存款被盗刷是他人用“克隆卡”POS机刷卡消费进行的。要使用银行卡消费和取现有两个条件缺一不可,一是合法有效的银行卡,二是正确有效的密码。银行未尽到谨慎审查和甄别银行卡的义务,其接受非法复制的银行卡进行交易,未尽谨慎审查义务;持卡人未能妥善保管密码,导致卡中款项被盗承担相应的过错责任。因此,银行承担盗刷款项70%的损失,持卡人自负30%的损失。
事实上,持卡人很难证明自己长期以来始终妥善保管了密码。在很多情况下,信用卡在家人之间是共用的,而这就违反了持卡人开卡时与银行签署的用卡章程。去年5月13日23时59分,王女士的银行卡在河南省三门峡市的支行通过ATM机转账36700元,手续费22.50元。据王女士说,她当时持卡在北京的居住地,由于晚上手机关机,次日早晨开机后收到客服发送的短信提示时,才知道卡内存款已被支取。王女士要求银行承担赔偿责任。银行表示,监控录像显示银行卡由他人操作,但不能说明取款人并非基于王女士的委托,也不能说明该取款人使用的并非王女士本人的银行卡。此外,王女士承认,平时她和母亲共用这张卡片,母亲也知道这张卡的密码,说明王女士未能尽到妥善保管密码的义务。最后法院酌定判处王女士对其损失承担20%的责任。
当前盗刷责任无法被界定,银行在没有被强制对风险责任进行承担的条件下,就很容易以“保护不当”来追究持卡人自身防范过失,也因此造成银行卡被盗刷的案例判决结果五花八门。
法律制度亟须完善
我爱卡论坛主编董峥介绍,国外的信用卡在交易时不需要输入密码,仅凭持卡人签名即可进行交易。如果信用卡不设置密码,那么仅凭签名消费的信用卡丢失或被盗后,尽管容易遭盗刷,但不存在密码泄露的担忧。在追究责任时,首先默认用户的申报是真实可信的,然后笔迹专家分辨真伪,如确认非本人签名,责任就不在客户身上。当然,信用卡不设密码又能确保持卡人账户安全是有先决条件的,那就是银行默认持卡人不恶意使用信用卡。
“盗刷事件发生后,涉事银行会出于欺诈报案的考虑进行严格的识别。但是对于绝大多数用户来说,这种交易争议的发生概率还是非常小的,而且多数都是终止交易的要求,银行及时处理,并不会造成经济损失。如果从这个角度,银行更应该从用户而不是流程上,能够给予用户一些相对明确的回复,至少不应该是冷冰冰的机械式语言。”
董峥表示,在我国信用卡市场如火如荼地发展之际,信用卡业务的法律规范在制定上却处于严重滞后的状态。特别是在信用卡各种风险问题不断花样翻新的情况下,中国信用卡产业相配套的法律却是一片空白。“我国缺乏像美国及国外大多数国家那样安全健康的法律保护机制,导致盗刷发生后银行与用户之间的矛盾非常激烈。”
他指出,要想从根本上彻底解决信用卡安全问题,就要学习美国的一些做法,尽快建立起制度性的银行卡安全责任问题的承担机制,让善意用户的银行卡被盗刷能够得到安心的保障。同时也要针对出于恶意目的使用银行卡的行为,制订严厉的刑事责任。一旦持卡人被证明是恶意欺诈使用银行卡,也应该承担严厉的法律制裁,并影响其信用记录,让这种行为得不偿失。
银行卡安全险让第三方为盗刷买单
那么在当前对持卡人不利的大环境下,卡主能不能避免与银行扯皮,让第三方为盗刷买单?答案当然有,那就是让保险公司为盗刷买单。
2014年,网易保险联手中国平安率先推出个人资金账户安全险,如果被保险人个人第三方支付账户因被盗用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可获得最高达50万元的赔付金额。同年,支付宝账户安全险也由众安保险推出,承保范围包括使用支付宝提供的账户余额支付、余额宝支付、快捷支付、集分宝支付、信用支付和红包支付时造成的损失,累计总保额最高100万。2015年,继百度百付安、无忧Pay盗刷险等产品之后,众安保险又宣布与小米支付公司合作推出小米盗刷险,全面护航小米支付用户的账户安全。随后很快,支付宝联合中国人保,小米联合安心保险,又都推出了银行卡安全险,赔付上限也分别达到50万和100万。
如今,建行、交行、邮储、华夏、兴业、广发、民生等多家银行都推出了带有银行卡安全险的信用卡产品。例如交通银行信用卡对于签订了“用卡无忧”协议的用户,在卡片丢失或被盗刷的情况下,无论持卡人选择仅凭签名验证还是密码+签名的方式验证,只要在信用卡挂失前72小时内产生的因盗刷造成损失,都可以获得每户最高10万元/年的赔偿金。对于网上交易产生的盗刷,单次赔付金额最高可达2万元。该协议每月收费4元,签订该协议的持卡人还可享每笔交易即时提醒短信服务。一些银行针对白金卡持卡人,也免费赠送类似“用卡无忧”的银行卡安全险。
不过,董峥指出,作为持卡人,还是保护好自己的银行卡才是根本,不能过分依赖银行卡保险来为自己“保驾护航”。“盗刷保险服务均有不少免责条款,并且解释权与认定均为保险方。持卡人购买银行卡保险时,最好仔细研读相关的赔付条款,不要看到银行卡安全险,就认为所有的银行卡被盗刷的损失都会被赔偿。”
盗刷后的“黄金72小时”
诈骗分子来无影,去无踪,可能就在你吃着火锅唱着歌睡着觉的时候,就发生了卡在身边、钱却没了的事情。那么一旦不幸中招,持卡人该怎么办? 互联网金融支付安全联盟的专家提醒持卡人,盗刷后有个报案的黄金72小时,一旦错过黄金时段,商户、银行和公安机关追查可疑交易的难度会大大增加。所以以上步骤要尽快完成。一旦持卡人与银行对簿公堂,记录盗刷时间地点金额的短信也是法院采信的重要证据。
第一步
马上修改账户和密码。这是持卡人收到盗刷短信后自己可以独立完成的事情,也是避免再次遭受盗刷的重要举措。
第二步
第一时间联系发卡行,否认你的交易并且挂失/冻结卡片。现在银行人工客服电话大多是24小时在线,而且很多银行的信用卡临时挂失操作可以拨快捷键自助完成。挂失操作早一秒进行,就可以杜绝后面还有可能会被盗刷造成的损失。
第三步
挂失卡片的同时,持卡人向客服提出调单请求,要求银行告诉你可疑消费发生在哪家商户。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这种处理办法并不是每次都能成功,但在网络消费诈骗中,涉事网站的客服可以比银行客服更快地做出处理结果,或者提供更多与盗刷交易相关的信息。
第四步
到附近的ATM机或POS机上刷一下,证明卡片就在你身边,然后保存交易凭条,或将交易凭条拍照记录。
最后,到附近的派出所报案。向办案人员出示银行卡原卡,取得报案回执或受案通知书 等文件,也是证明“人卡未分离”的重要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