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兰芳晚年谈孟小冬,梅兰芳简介
1908年,一个女孩出生在上海的一个小院里。她的父亲是孟红群,当时著名的话剧演员。在这个封建思想和男权至上的时代,孟红群并没有因为是女孩而感到失望,或者说放弃了这个孩子。
独立成长为“冬季皇帝”的孩子被取名“孟令辉”,是孟小冬的原名。,从她的名字中很容易看出孟红群的想法。他想把她培养成一个新的戏剧家来继承家业,延续她现在的辉煌。
最终,4岁开始,孟小冬就跟着孟鸿群练习老生唱段。出生于一个戏剧家庭,他的天赋比普通人强得多。在17岁的年纪就已经开始登台献唱了,此后孟小冬在戏曲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越攀越高。
凡她出场底下都是掌声一片,威武的扮相,浑厚的唱腔,若不是知道她,任谁也看不出这是个年轻貌美的姑娘。,时局艰难,孟晓冬的成名之路并不平坦。当时戏剧界有句话,“北京学艺,天津唱红,上海赚钱”,想要红还得去天津才行。
17岁的孟晓冬此时还只是小有名气,远未“红”起来。为了梦想,她义无反顾地踏上了去天津的路。为了能够快速打出名气,她日夜连唱,不怕吃苦不怕累。
说她功夫有多深,不仅唱功惊人,腿脚上的绝活也不能不佩服她。孟小冬最出名的绝技是她的隔空翻案桌,翻过之后,佩戴得髯一丝不乱。's功夫在当时是戏剧的巅峰,没有多少人能做到。首先,这很危险,孟小冬的弟弟孟学科就是因为练习这项功夫时,摔到脑子才转的行。
实力和名声是相关的,而孟小冬很快便在天津吸收了一大批戏迷,同时还收获了“冬皇”的称号。并不满足于她已经踏过天津卫的事实。天生傲娇的孟晓冬,不惜北上,只为与更多高手一战。走的时候,我把心丢给了梅兰芳。
梅梨园有一个众所周知的规矩。大牌都要压轴,梅兰芳是当晚最大的。作为从底层到孟晓冬的第三人,梅兰芳下台时刚刚到任。剧场里的人都沸腾起来,喊着“梅老师”,围着他要进来,路过孟晓冬。
没得到一个眼神的孟晓冬,对这个“桀骜不驯”的梅老师没什么好印象。1925年的一场义演中,孟小冬遇到了31岁的梅兰芳。
与孟晓东相比,当看到梅兰芳出演的 《霸王别姬》 时,刚才的不满瞬间烟消云散。和傅芝芳并不容易相处。无论是手段还是心机,孟晓冬依然没有退缩,坚持要和梅兰芳在一起。两人相识相知,很快就动了感情,可梅兰芳已经有了妻子福芝芳。是孟晓冬最快乐的时光。
当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时,孟晓冬的一个狂热粉丝对他们的关系非常不满,并找到机会闯入家中暗杀梅兰芳。为了了结的这件事,梅家花了很多钱安慰受害者家属,而作为消息来源的孟晓冬自然成为众矢之的。
这件事虽然造成了他们感情的裂痕,但不是分手的主要原因。梅家人不同意她进门,两人只能偷偷结婚,住在别院。梅兰芳只能劝孟晓冬先回去,而这正是两人分手的时候。
在十几年后,孟晓冬一直没有找到别的男人,这也给了杜一个对她产生好感的机会。
还有杜、杜、孟晓东,都是传奇人物。他们出身贫寒,生活在上海的水深火热之中。他们有幸进入“黄府”,并逐渐取代了他的地位。梅兰芳福大命大躲过一劫,可他的好友却惨遭毒手。
然而,卢兰春嫁入黄家仅一年,就因受不了黄的花花公子而与情人私奔。这件事使黄很尴尬,他派杜去四处看看。
两人。露兰春无处可去,便想到了自己同门师妹孟小冬,两人亦师亦友,关系要好。杜月笙一路跟着她来到北京的孟宅,遇到了孟小冬,这一见便有了两人日后纠缠不清的缘分。那时的孟小冬对他并没有感觉,心里装的只有梅兰芳。而杜月笙也做了回君子,默默守护着。直到“梅孟”分手十几年后,孟小冬重回上海才真正将佳人揽入怀中。
两人之间半公开的关系引起了不小轰动,一个是重回巅峰的“冬皇”,一个是上海滩的新“霸主”,影响力相当大。孟小冬真的这么心甘情愿没名没分的跟着杜月笙吗?当然不是!
1949年,杜月笙被形势所迫,不得不举家搬到香港,临走时,孟小冬一如反常的犹豫了。她问杜月笙,“我是要跟着去的,可是算什么身份呢?丫鬟?还是女朋友?”
这番话让杜月笙喜不自禁,这么多年他之所以没有给对方一个名分,主要是怕她不愿意。孟小冬对他的感情若即若离,他也一直去小心地呵护和尊重这份感情。
如今听到她的话,什么也顾不得,举办婚礼才是最重要的。1950年,年过60的杜月笙身体大不如前,为了孟小冬他还是选择带病接待客人。
迟来的婚礼给这段不太顺遂的感情,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孟小冬心满意足的跟着杜月笙离开,过起自己的生活。可惜的是,次年杜月笙便病逝香港,只留她一人。
步入晚年的她,不幸患上疾病,常年累月的咳嗽让她不得不选择放弃京剧,休养生息。拒绝返回大陆,拒绝出席任何活动,即使一切都以身体为主,在1977年的时候仍因为并发症去世。
孟小冬的一生事业路走得极为顺畅,从年少成名到众人口中的“冬皇”,中间虽有过短暂的失意,但仍迅速回归巅峰。感情方面,孟小冬是这么评价自己两人丈夫的:
“梅兰芳是伪君子,杜月笙是真流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