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渡性养老金是什么意思(过渡性养老金到哪一年结束)
过渡性养老金是指在退休前未达到领取正式养老金的年龄但已停止工作的人可领取的一种临时性养老补贴。其旨在缓解退休前个人经济压力,帮助其过渡到正式领取养老金的阶段。过渡性养老金的发放对象通常是未满60岁的退休人员,具备15年及以上缴纳社会保险的记录且满足相关条件。
1、过渡性养老金什么意思?
优质回答1:过渡性养老金的意思是指某一阶段的养老金。过渡性是指在上世纪1992年前参加工作的固定工由于在改革后的社保缴费制度以前的工龄处理的一项政策,是对改革前固定工的工龄在到达退休时计算养老金时做出的补偿的一种计算政策,叫过渡性养老金。只有1992年前参加工作的未缴费的工龄有此养老金。
优质回答2:过渡性养老金是养老退休制度体系改革前后一种临时的补偿措施。因为,1997年以我们国家实行的退休制度主要是以工龄为依据,改革后以交费年限为依据,而在1997年前参加工作的年限按照改革后视同缴费工龄,再按社平工资1.2%补贴帐户工资。
2、什么是过渡性养老金?
优质回答1:过渡性养老金是由 *** 或社会福利机构提供的一种经济援助,旨在帮助退休人员在正常养老金开始支付前度过财务上的压力。
这种养老金通常针对那些没有足够累计退休金或特殊困难团体的退休人员提供。
过渡性养老金的发放时间通常为退休后至正常养老金开始支付前几个月或几年,可以帮助退休人员度过期间的资金缺口。
接收过渡性养老金的人群包括早退休、失业、病残、中断工作等的人员,以及低收入、单身、没有家庭照顾者等特殊困难人员。
过渡性养老金的额度和支付方式因国家和地区而异,但都旨在为退休人员提供必要的经济援助,帮助他们过渡到正常的退休生活。
优质回答2:过渡性养老金是指在退休后,原来的养老金还未按时发放的时候, *** 为缓解企业和个人社会保险负担,暂时性地提供的一个补助性退休金。
通俗来讲,就是在正式领取养老金之前所领取的一笔钱,是 *** 对于未来养老金不确定的一种应急措施。
过渡性养老金的发放标准一般由行政部门公布。通过过渡性养老金的发放,可以为退休人员的经济生活提供一定的帮助,并缓解社会保险制度的压力,帮助企业和个人更好地参与社会保险。
优质回答3:过渡性养老金是指在退休前没有积累足够的养老金,不能满足生活需求的情况下, *** 提供的一种暂时性救济措施。
在某些国家,如荷兰、德国等欧洲国家,过渡性养老金被称为“半退休金”。
这种养老金只适用于那些退休时无法获得足够的养老金的人,一般会给予受贫困影响较大的老年人,以确保他们可以得到最基本的支持。
因此,过渡性养老金一般需要 *** 提供资金支持,以确保老年人的基本需求得到满足,并保障他们在晚年生活的尊严和质量。
优质回答4:过渡性养老金,指的是我们拥有视同缴费年限的个人,也就是所谓的视同工龄。如果说你拥有视同工龄,那么在最终办理退休的过程中,就会按着过渡性养老金的方式来给予计算。反之如果说自己没有视同工龄。最终也不会有过渡性养老金的待遇。
职业年金是指机关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在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建立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
3、到底什么是过渡性养老金,哪些退休人员可以领过渡性养老金?
优质回答1:到底什么是过渡性养老金?哪些退休人员可以领过渡性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说白了,就是国家在实施社保制度时(1992年施行);对那些经劳动局批准的职工(含下乡知青、支农支教、退伍军人军龄……)还未达到退休年龄,仍在工作岗位上继续工作,后期根据“社会保险法”由单位申请参加职工社保的,或下岗失业由个人继续续缴“灵活就业社保”的人员;社保实际缴费年限达到或超过15年以上的企业职工或“灵活就业人员”。
根据国家“社会保险法”、“劳动合同法”、依照“职工退休条例”,及有关对“下岗职工”退休年龄同等政策、享受企业职工同等退休待遇的有关政策条件,给予的“过渡性退休养老金”待遇。
说白了就是国家实施社保前(各省市区实施年限有规定日期,以所在地省(直辖市、自治区)为准),这个“过渡性养老金”不是什么人都有的,办理退休时必须提供“个人档案”,由所在地人社局工作人员调阅个人档案,遵照“社保法”“劳动合同法“及所在地省市区有关“过渡性养老金”有关政策。
所有办理退休的人员,如果有“视同缴费年限”的,必须向所在地人社局提供“个人档案”,经人社局工作人员审核个人档案记录(入职历史履历材料),其工作年限符合“视同缴费”政策;计算退休养老金时,连同“实际缴费年限,合并计算“连续缴费年限”。
这群人的养老金组成,分别是:
个人账户养老金
基础养老金
过渡性养老金
三部分组成,比没有“视同缴费”的参保人员,多一项“过渡性养老金”;这很正常,因为这些“老人”在国家未实施社保缴费制度时,已经无私地奉献青春年华;国家承认“工作年限”,而给予的是“关注”!
享受“视同缴费”的人员退休养老金计算公式:
优质回答2:
过渡性养老金,没有准确的定义。只有“中人”才有过渡性养老金。
增加过渡性养老金的目的,是解决“中人”在视同缴费期间,没有实际缴费,退休时个人账户金额偏少,导致个人账户养老金偏少的问题。
这里涉及到“中人”“视同缴费年限”两个概念,下面分别介绍一下。
什么是“中人”?
中人是指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前参加工作,改革后退休的人员。如果是企业职工,多数是指1996年前参加工作,1996年后退休的人员。少数是指1998年前参加工作,1998年后退休的人员。如果是机关事业单位职工,一般是指2014年10月前参加工作,2014年10月后退休的人员。
什么是“视同缴费年限”?
视同缴费年限,是指退休人员在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前符合国家和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的参加革命工作年限,即连续工龄。
例如:某企业退休人员张三,1990年1月通过招工考试,正式参加工作,1996年1月起建立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则张三为“中人”,视同缴费年限为1990年1月至1995年12月,合计为72个月或6年。
又如:某机关退休人员李四,1990年1月正式参加工作,2022年3月退休,则李四也为“中人”,视同缴费年限为1990年1月至2014年9月,合计为297个月或24年零9个月。
过渡性养老金是怎么计算的?
过渡性养老金是依据退休人员视同缴费年限计发的。视同缴费每满一年,发给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X%。“X%”这个参数各地不同。例如:某省的这个参数为1.3%,则:
过渡性养老金=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1.3%×视同缴费年限。
视同缴费年限代入上述公式时,需要折算成年。上例中72个月,折算为6年;297个月,折算为24.75年。
“中人”的过渡期一般设为10年,过渡期内实行新老待遇计算办法对比,保低限高,确保“中人”养老保险待遇合理衔接,平稳过渡。
优质回答3:到底什么是过渡性养老金,哪些退休人员可以领过渡性养老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