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安全委员会领导小组成员?国家安全委员会的人员组成
国家安全委员会的人员组成
参考中国已有的“国能委”例子,2010年1月,为加强能源战略决策和统筹协调,国务院决定成立国家能源委员会。这是目前中国最高规格的能源机构。
2005年中国成立国家能源领导小组,下设办事机构“国家能源领导小组办公室”。200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之前,业内对成立“能源部”的呼声颇高,但受各种因素制约,这个呼声并未成为现实。2008年8月,隶属于发改委之下的国家能源局正式挂牌运行。国家能源办的职责划归到新成立的国家能源局。
从实际运行情况看,作为一个副部级的机构,在统筹协调能源重大问题方面,国家能源局确实有些力不从心。作为200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的后续,经过近两年时间的筹备后,国家能源委员会这个更高层次的能源议事协调机构终于正式成立。
国家能源委主任一般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担任,副主任由主管能源和工业工作的副总理或国务委员担任;其委员主要由国务院有关部委相关领导构成,包括发改委、财政、商务、国土、环境、交通、水利、科技、工信部部长等相关部委高层担任副职;甚至连外交部部长、国家安全部部长和解放军总(副总)参谋长都是其成员之一,显示了其高层次的协调议事职能。
“国能委”办公室设在国家能源局,办公室主任由发改委主任兼任,副主任由能源局局长兼任,办公室具体工作由能源局承担。
从“国能委”的设置,不难推见中国“国安会”的组成结构和层级,由于国家安全事务是一个更高、更全面的议题,连能源问题都仅是其中一个组成部分,可以想见,作为国家安全最高决策应对机构,该委员会的负责人应该是国家最高领导人。而常务负责人的级别也会很高,如政治局常委或委员、国家副主席等。
为了方便日常工作的开展,推动权力资源整合,国家安全委员会可能会下设实体化的办事执行机构——国家安全委员会办公室。显示其比原“国安领导小组”更加实体化,级别提升。
国家安全委员会什么时候成立
克格勃,全称“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俄文:Комитет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йБезопасности,英文:The Committee of State Security),简称КГБ,与美国中央情报局、英国军情六处和以色列摩萨德,并称为“世界四大情报机构”。是1954年3月13日至1991年11月6日期间苏联的情报机构,以实力和高明而著称于世。
克格勃前身为捷尔任斯基创立的“契卡(Cheka)”及斯大林时期内务人民委员部(NKVD)下属的国家安全总局,前苏联早期的情报机构契卡将总部设在彼得格勒(圣彼得堡)霍瓦亚大街2号;1918年苏俄政府迁都莫斯科,契卡总部也在1920年迁到莫斯科克里姆林宫附近的卢比扬卡广场11号。
1991年苏联解体后,改制为俄罗斯联邦安全局;其第一总局另外成立俄罗斯对外情报局。
1917年12月全俄肃反委员会(契卡)
KGB的创始人捷尔任斯基
1922年2月国家政治保卫局(隶属于内务人民委员部)
1923年7月国家政治保卫总局(格别乌)
1934年7月国家安全总局(隶属于内务人民委员部)
1941年2月国家安全人民委员部
1941年7月国家安全总局(隶属于内务人民委员部)
1943年4月国家安全人民委员部
1946年3月国家安全部
1947年10月至1951年11月国家安全部(对外情报机构归情报委员会管辖)
1953年3月内务部(1953年曾与国家安全部短期合并,统称内务部)
1954年3月国家安全委员会(克格勃)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联邦安全局(FSB)
国家安全领导机关的构成包括
国家安全领导机关的构成包括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
具体包括:
1、除国家主席、国家副主席担任正、副组长外,成员一般包括负责涉外事务的国务院副总理或国务委员,外交部、国防部、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商务部、港澳办、侨办、新闻办的负责人,以及中宣部、中联部的部长,总参谋部的高级将领等。
2、中共中央外事工作领导小组是中共中央跨机构的外事工作委员会,由多个部门的主要负责人组成。除国家主席、国家副主席担任正、副组长外,成员一般包括负责涉外事务的国务院副总理或国务委员,外交部、国防部、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商务部、港澳办、侨办、新闻办的负责人,以及中宣部、中联部的部长,总参谋部的高级将领等。
3、中央外事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央国家安全领导小组办公室合署办公,两块牌子,一套机构,属中央直属机关工作机构。中共中央外事办公室,也称国务院外事办公室,是中共中央直属机构。
4、中央外事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央国家安全领导小组办公室合署办公,两块牌子,一套机构,属中央直属机关工作机构。中共中央外事办公室,也称国务院外事办公室,是中共中央直属机构。
对国际形势和执行外交政策中的重大问题、外事管理工作进行调查研究,提出建议。承办中央外事工作领导小组全体会议和办公会议的会务工作,催办会议决定事项,承办外事协调工作。
代党中央拟定和修订外事工作的某些全国性规定,审核中央、国家机关各部门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的重要外事规定。办理中央、国家机关各部门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报送中央外事工作领导小组和国务院的有关重要外事问题的请示、报告。承办中央外事工作领导小组和国务院交办的其他事项。
【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
第二条国家安全是指国家政权、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人民福祉、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国家其他重大利益相对处于没有危险和不受内外威胁的状态,以及保障持续安全状态的能力。第三条国家安全工作应当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维护各领域国家安全,构建国家安全体系,走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委员会的相关机构
(1)国家安全领导小组:由国家主席担任组长
2000年,中央设立了中央国家安全工作领导小组,与中央外事工作领导小组合署办公,中央外事工作领导小组(中央国家安全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统称“中央外事领导小组”)的职权涵盖了涉外事务和国家安全事务。中央外事领导小组由中共中央总书记担任组长,成员包括国务院系统的负责涉外事务的副总理或国务委员、外交部长、国防部长、商务部长、公安部长、国家安全部长、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主任、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主任、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主任、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等;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等,军队系统有关部门的高级将领等。
2012年下半年,在周边海洋领土争端频发、海洋权益保护问题突出的背景下,中央又设立了中央海洋权益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海洋权益事务的议事和协调。中央海洋权益工作领导小组同样设立了办事机构―――中央海洋权益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与中央外事领导小组办公室合署办公。
(2)中央军委:直接领导全国武装力量
中央军委即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的简称,它是“中国共产党的最高军事指挥和军事决策机构”,它领导着全国的武装力量。中共中央军委和国家军委实际上是“两个牌子、一套人马”。党的中央军委由主席、副主席、委员组成,实行主席负责制。
(3)公安部:武装性质的国家治安行政力量
中央人民政府公安部成立于1949年,1954年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简称“公安部”,属国务院领导。公安部是国务院主管全国公安工作的职能部门,是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工具之一,是武装性质的国家治安行政力量和刑事司法力量。
(4)国防部:统一管理全国武装力量的建设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的一个组成部门,一切需要由政府负责的军事工作,则经国务院作出相应决定,通过国防部或以国防部的名义组织实施。国防部在接受国务院领导的同时也接受中央军事委员会的领导。它的基本职能是:统一管理全国武装力量的建设工作,如人民武装力量的征集、编制、装备、训练、军事科研以及军人衔级、薪给等。因此,国防部并没有实际军事指挥权。
(5)国家安全部:反间谍机关和政治保卫机关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成部门,是中国政府的反间谍机关和政治保卫机关。1983年7月由原中共中央调查部整体、公安部政治保卫局以及中央统战部部分单位、国防科工委部分单位合并而成。
国家安全部是维护国家主权和利益的国务院职能部门。可以行使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安机关的侦查拘留、预审和执行逮捕的职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