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
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简介
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Ludwig Wittgenstein,又译维特根施泰因;1889年4月26日-1951年4月29日),出生于奥地利,后入英国籍。哲学家、数理逻辑学家。语言哲学的奠基人,20世纪最有影响的哲学家之一。
- 学派/流派:分析哲学,语言哲学
- 主要领域:形而上学,认识论,逻辑学,语言哲学,数学哲学
- 著名思想:语言的图象论,“不可说”,“意义即使用”,语言游戏,家族相似,“私人语言”论证,生活形式
- 受影响于:祁克果,叔本华,戈特劳伯?弗雷格(Friedrich Ludwig Gottlob Frege),伯特兰·罗素(Bertrand Russell),G.E.摩尔,魏宁格,拉姆塞,皮埃罗·斯拉法(Piero Sraffa).
- 施影响于:罗素,斯特劳森,克里普克,塞尔,普特南,戴维森,达米特,冯·赖特,丹内特,罗蒂,安斯康姆,拉姆塞,莱特,皮特·海克,麦克道威尔,奎因顿,霍尔威奇,麦克金,彼得·戴蒙德(Peter Diamond),柯南特,利奥塔.
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的生平
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于1889年4月26日出生于奥匈帝国的维也纳,父亲卡尔·维特根斯坦是欧洲钢铁工业巨头,母亲莱奥波迪内,哈耶克外祖父之姑表妹,是银行家的女儿。路德维希在八个子女中排行最小,有着四分之三的犹太血统,于纳粹吞并奥地利后转入英国籍。维特根斯坦自幼跟随兄姊在家里接受教育,然而家庭教育的结果却无法使其达到正规高中的接纳标准。直到1903年在通过入学考试后前往林茨的一所以技术著称的中学学习,和阿道夫·希特勒是同学,不过尚未有确凿的证据表明这两位重要人物有过任何深入的交往。和一些伟大人物一样,维特根斯坦在中学的成绩并不好,大都处于中下水平,在度过了三年的不愉快后,更带着高考的落败离开了这里。少年路德维希爱好机械与技术,十岁时就制出过一台简单实用的缝纫机。其最初的志向在于物理学,曾经渴望师从著名物理学家玻尔兹曼,然而,后者于1906年自杀,使得维特根斯坦的希望毁于一旦。随后维特根斯坦又立志成为一名工程师。1906年,维特根斯坦前往柏林学习机械工程。1908年,进入英国曼彻斯特维多利亚大学攻读航空工程空气动力学学位。期间,为了彻底搞清螺旋桨的原理,同时出于对数学基础的兴趣,维特根斯坦阅读了伯特兰·罗素与怀特海合写的《数学原理》以及戈特洛布·弗雷格的《算术基础》。在1911年夏天拜访了弗雷格后,维特根斯坦听从了这位逻辑学家的推荐,前往英国剑桥大学三一学院问学于罗素门下,后成为英国哲学家罗素的学生兼好友,罗素称这场相识是他一生中“最令人兴奋的智慧探险之一”。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后,本可免服兵役的维特根斯坦作为志愿兵积极入伍,在战场上完成了标志所谓哲学的语言学转向的《逻辑哲学论》(英文版:Tractatus Logico - Philosophicus;德文版:Logische - Philosophische Abhandlung)的初稿。《逻辑哲学论》后他认为所谓的哲学问题已被解决,于是怀着贵族式的热忱前往奥地利南部山区,投入格律克尔倡导的奥地利学校改革运动,成为一名小学教师。有着理想主义追求的维特根斯坦在这里过着苦行僧般的生活,对学生也充满了热情,然而却被无法理解的家长们视为“疯狂的家伙”,他们拒绝了这个古怪家伙提出的收养其中一个或两个学生的要求。1926年,被证明总是与成年人格格不入的维特根斯坦离开了“粗俗愚蠢的南部农民”,结束了乡村教师的职位。
作小学教师“失败”之后维特根斯坦先是在一个修道院里作过短时间的园丁助手,后来其姊玛格丽特由于担心他的精神状态而设法要求其协助设计并负责建造了自己的一处宅第。这个后来曾被用作保加利亚使馆的建筑物使维特根斯坦获得了建筑师的身份。1927年,维特根斯坦结识了奉《逻辑哲学论》为圭臬的“维也纳小组”成员并应邀参与一些活动,与石里克、魏斯曼等成员有过交往,然而维特根斯坦拒绝加入他们的圈子。1928年春在听了数学家布劳维尔在维也纳有关“数学、科学和语言”的一次讲演后,维特根斯坦重新萌发了强烈的哲学探索的兴趣。1929年,维特根斯坦重返剑桥,以《逻辑哲学论》作为论文通过了由罗素和G.E.摩尔主持评审的博士答辩后,留在三一学院教授哲学,并于1939年接替摩尔成为哲学教授。1947年,坚信“哲学教授”是“一份荒唐的工作”的维特根斯坦从剑桥辞职,以专心思考、写作。
1951年4月29日,身患前列腺癌的维特根斯坦在好友比万(Edward Bevan)医生家中与世长辞。去世后由弟子安斯康姆(Elizabeth Anscombe)和里斯(Rush Rhees)出版了被认为是引导了语言哲学新的走向的《哲学研究》(英文版:Philosophical Investigations;德文版:Philosophische Untersuchungen)。维特根斯坦的一生极富传奇色彩,被罗素称为“天才人物的最完美范例”:热情、深刻、认真、纯正、出类拔萃。
维特根斯坦具有极为深厚的文化素养,对人类生存本质有着深刻的感知。早年维特根斯坦家族有着浓厚的艺术文化氛围,父亲卡尔·维特根斯坦是长期的艺术捐助商,勃拉姆斯、马勒等是这个被音乐充满的家庭里的常客。维特根斯坦家族成员中音乐天赋不算突出的路德维希其单簧管演奏也很有造诣,同样,被认为是有书面表达障碍的维特根斯坦的文笔却也十分精湛。另外维特根斯坦十分喜爱奥地利文艺评论家卡尔·克劳斯(Karl Kraus)的著作。然而“不幸”却很早就与这位哲学家如影随形,孤独和抑郁充满了维特根斯坦的一生。据其传记作者威廉·巴特利(William Warren Bartley)考证,维特根斯坦家族的兄弟五人里,包括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本人共有三名是同性恋者,这其中的两个兄长汉斯和鲁道夫早年分别自杀,此后父亲卡尔·维特根斯坦虽然放缓了对子女们的严厉,青年路德维希却仍然常常有令罗素担心的自杀倾向,据称其本人参加一战就是为了“体面地自杀”。他的另一个兄长库特·维特根斯坦在战场上被俘前自杀,在战争里幸存但致残的最后一位兄长,保罗·维特根斯坦,是著名的单臂钢琴家。
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的哲学思想
其哲学思想与逻辑理论包括:
①其思想发展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以《逻辑哲学论》为表征。提出语句是事态的逻辑图像(即语言图像论)观点,认为语言可被视作一种符号,如同图像一样来反映事态。试图构造一种语言与现实的对应关系,认为名称代表对象,名称和名称组成基本命题,基本命题表现对象和对象之间可能的逻辑关系(即基本事态),复合命题是基本命题的真值函项。
②《逻辑哲学论》提出的中心问题是划分可说的和不可说的界限,认为图像可以描绘实在,即作为事态的图像的语句可以说出事物是怎样的,但图像不能描绘它作为事态图像的逻辑形式,这种逻辑形式是无法言说的。语言只能描述那些在实际上或逻辑上可能的事态。超出语言描述范围的东西是无法思考的。故认为确实有某种我们说不出来的,“语言的界限正意味着我的世界的界限”。所以哲学的任务在于逻辑地阐明思想,使本来似乎是含糊不清的思想清晰和界限分明。
③后期维特根斯坦在《哲学研究》一书中否定了前期的语言图像论,认为描述实在只是语言的一种功能,语言在实际生活中却有许多种功能,从理想的人工语言观点转向摩尔的日常的自然语言观点。认为语句的意义在于它的用法,在不同情况下使用,语句的意义也不同,因此“语言是工具,语言的概念也是工具”,故正确使用语言,要分清什么情况与什么目的。把语言视作生活形式的一部分,强调从语言的实际运用中去研究语言。提出“语言游戏”概念,认为:“语言游戏”在这里主要强调“语言是一个活动或一个生活形式的一部分”。
④与前期不同,规定哲学的任务是使语言离开其形而上学用法而重新回到其日常用法,哲学家就像正在治疗我们疾病的医生一样,“在他能达到健全的人类理智的思想之前”,必须首先“治愈自己理智中的许多疾病”。在逻辑学上,对逻辑语义学和逻辑语法学的研究有积极的贡献。分析命题的逻辑性质,指出基本命题是一切命题的核心,其他命题是基本命题的真值函项。明确提出采用真值表方法解析一切命题,定义各种命题。在用真值表方法分析命题真值的基础上,区分并定义了“永真命题 ”和“矛盾命题”。由此又说明了必然、可能和不可能等模态概念,指出:“一个永真命题的真实性是必然的,一个命题的真实性是可能的,一个矛盾命题的真实性是不可能的。”
⑤与哲学思想相对应,其前期还把美学、伦理学排除在能说的范围之外,认为“美”、“善”都是不能用语句说出了,是人们看待世界的情感体验。后期则从日常语言哲学出发,主张对善、美和艺术的实际用途作逻辑描述,否定善、美有统一的本质。要理解价值判断语句的意义,就要看这个语句在何种具体的环境、场合中被使用。
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的著作
- 逻辑哲学论(初作《名理论》),张申府 译,陈启伟 校
- 哲学研究,陈嘉映 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1
- 论确实性,张金言 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文化与价值
- 蓝皮书和棕皮书
- 关于数学基础的评论
- 哲学评注
- 哲学语法
- 维特根斯坦剑桥讲演集
- 蓝皮书
- 一种哲学的考察
- 论数学的基础
- 心理学哲学评论
- 杂评
- 纸条集
- 关于颜色的评论
- 关于伦理学的讲演以及其他
- 论色彩
- 心理学哲学最后著作
维特根斯坦语录
- 凡是能够说的,都能够说清楚;凡是不能谈的,就应该保持沉默。
- 世界就是一切发生的事情。
- 世界是事实的总和,而不是事物的总和。
- 事实的逻辑图象是思想。
- 确实有不能讲述的东西。它们使自己表现出来,它们是神秘的东西。
- 世界上的事物是怎样存在的这一点并不神秘,神秘的是它是那样存在的。
- 哲学的目的是使思想在逻辑上清晰。
- 哲学不是一套学说,而是一种活动。哲学的主要工作是解释。
- 世界的意义必定在世界之外。
- 幸福、和谐的生活的客观标志是什么?不可能有任何这种可以描述的,这也是很清楚。这个标志不可能是一个物质的标志,而只能是一个形而上学的标志,一个先验的标志。
- 理解一个命题的含义也就是知道它的真假问题是如何被确定的。
- 当一个人与环境格格不入时,他的一切智能就失去了应有的正常,他就会显得各种病态。只有让他回归至自己的本性,才会导致良好的结果,使一切显出正常。
- 一个命题的含义就是它被证实的方法。